- 西數SN770固態硬盤上市,速度超5GB/s
西數Black SN770 PCIe 4.0 SSD目前已經上架了各大電商平臺,3月14日正式開售,該型號采用了新的無DRAM SSD控制器,可以提供高達5150MB/s的順序讀取速度和高達4900 MB/s的順序寫入速度。
陳沐梁 · 2022-03-12 01:40 - 英睿達P5 Plus固態硬盤發布,采用最新176層NAND閃存
今日,美光旗下的存儲品牌英睿達(Crucial)發布了 P5 Plus 系列NVMe固態硬盤,該產品支持PCIe 4.0×4通道,并采用了美光最新的176層3D TLC NAND閃存,能夠提高順序讀寫、隨機讀寫速率,同時明顯降低功耗。
陳沐梁 · 2021-08-04 14:35 - 三星將在22年Q2發布全新PCIe 5.0硬盤
7月9日消息,根據報道,三星宣布將在2022年第二季度推出全新的企業級PCIe 5.0硬盤,其最高速度可以達到驚人的15.7GB/s,根據三星公布的消息,這一款企業級的PCIe 5.0 SSD型號為PM 1743,采用V6的 TLC NAND,具備每天寫入一次的能力(DWPD),將采用E3.S1T接口。
陳梓泓 · 2021-07-09 13:44 - 十銓公布首款DDR5內存售價:32GB 4800MHz套裝2577元
? 十銓科技今日正式帶來了首款正式發布的DDR5內存,該內存是屬于ELITE系列的無馬甲普條,32GB(16GBx2)套裝售價399.99美元。
陳沐梁 · 2021-06-18 18:33 - 頻率4800MHz!HOF?OC?Lab?皚鉆內存新型號首發
HOF OC Lab 皚鉆 DDR4-4800 內存,具備高頻規格和穩定超頻潛力的同時,還擁有8GB*2的主流容量,滿足用戶容量需求,享受高速創作、游戲體驗。
陳彤 · 2020-12-23 09:45 - 全球首批DDR5內存曝光!或由十銓科技首發
據外媒TechPowerUp的報道,TEAMGROUP(十銓)將于2021年率先發布ELITE系列DDR5內存。
陳沐梁 · 2020-12-01 15:39 - 朗科發布采用國產顆粒固態硬盤 從設計到制造均在國內完成
11月13日消息,國產閃存顆粒今年正式進入了全面量產,各大國產品牌紛紛推出了使用國產顆粒的內存與固態硬盤。
陳昊威 · 2020-11-13 13:14 - 開啟數據新視界 希捷發布CORTX對象存儲軟件與開源社區
根據希捷贊助、IDC調研的《數據新視界:從邊緣到云,激活更多業務數據》報告,未來兩年,企業數據將會以42.2%%的速度增長。數據,也將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。數據治理、數據運營等等成為企業的關鍵議題。
李軍工 · 2020-10-29 15:57 - 西數推出PCIe固態硬盤 讀取速度高達6500M/s
10月10日消息,隨著科技的發展,SSD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熟知,而在M.2接口固態硬盤大行其道的今天,西數推出了一款PCIe接口的固態硬盤,更少見的加入了RGB燈效。
陳昊威 · 2020-10-10 16:18 - 國產長江存儲旗下品牌致鈦固態硬盤產品上架
9月11日消息,使用國產長江存儲顆粒的固態硬盤已由七彩虹、光威等廠商推向市場,現在,長江存儲自有品牌致鈦也推出了固態硬盤新品,本次首發共兩款,分別為Nvme M.2接口的PC005 Active,與SATA接口SC001 Active。
陳昊威 · 2020-09-11 09:35 - 影馳將推出PCIe4.0固態硬盤 7G/s超高讀速
9月9日消息,知名硬件廠商影馳旗下高端電競品牌HOF,近日即將推出PCIe4.0固態硬盤,命名為“HOF EXTREME”,從命名不難看出,性能相較此前的HOF PRO M.2有進一步提升。
陳昊威 · 2020-09-09 15:12 - 三星8TB固態硬盤上市 QLC顆粒8799元
9月4日消息,今年7月初,三星正式發布了870 QVO系列固態硬盤,采用QLC閃存,容量可選1TB、2TB、4TB、8TB,創下2.5英寸SATA SSD的最高記錄。而在國內只上市了1TB與4TB版本,售價分別為849元與4099元。
陳昊威 · 2020-09-04 11:13 - 惠普發布2.5寸SSD新品連續讀取速度560M/s
8月4日消息,惠普近日宣布,將旗下S700系列2.5寸固態硬盤升級為S750,采用下一代96層3D NAND閃存,HP聲稱其連續讀取速度高達560MB/s,順序寫入速度高達520MB/s,接近 SATA 3 接口的理論峰值。共推出三種容量,256GB/512GB/1TB,順序讀寫性能基本一致,而受容量影響,隨機讀寫性能可能有些差距。
陳昊威 · 2020-08-04 16:25 - 光威純國產SSD上市 英韌主控+長江顆粒
7月30日消息,國產閃存顆粒今年正式進入了全面量產,在國產內存沒有上市之前,全球內存市場基本被三星、鎂光、海力士這三家巨頭牢牢把控,我們根本就沒有議價權。今年以來,內存再一次成為了“理財產品”,連漲了6個月,價格幾乎翻了一倍。
陳昊威 · 2020-07-30 11:25